伊政辦〔2022〕7號
伊川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伊川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
《伊川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3月10日
伊川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
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河南省水利廳關于印發<河南省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水政資〔2017〕60號)和《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陽市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實施方案>的通知》(洛政辦〔2021〕4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創建節水型社會為契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活動,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促進高效節水技術推廣和應用,控制水資源消耗強度,構建節水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到2022年底前全縣節水型社會基本框架全面形成,節水體系和節水制度健全完善,水資源分配使用合理有效,用水總量控制在2.3145億立方米,灌區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超過0.516,城鎮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管網漏損率降低到10%以下,污水處理率和中水利用率大幅提高,污水排放水質控制在限制納污指標內,達到《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并做好現場考核驗收準備,力爭一次性順利通過。
二、主要內容
(一)農業節水
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快農業節水建設,對建設項目進行節水改造,推進小型農田節水改造,因地制宜,宣傳推廣和普及農業節水技術,大力發展管道輸水、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完善和落實節水灌溉的產業支持、技術服務、政府補貼等政策措施。
(二)工業節水
以取水量大及水污染嚴重的行業為重點,兼顧用水小戶,適時適度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對現有企業用水進行技術改造,加強“三同時”措施推廣使用,淘汰高耗水設備及工藝,提高冷凝水、冷卻水循環利用率,鼓勵企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對按照高標準節水要求新建的工業企業,強化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建立定期抽查制度,加強主要工業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對即將超定額企業及時發布預警。
(三)城鎮公共節水
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加強節水器具普及使用,改裝居民節水器具,推動飯店、學校等公共機構用水器具更新改造。加強節水管理,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民眾節水意識,全面提升城鎮節水水平。
(四)節水型社會載體建設
開展節水型灌區、節水型企業、節水型機關、節水型學校、節水型社(小)區等節水型載體建設活動,提高公眾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積極性。新建居民小區應符合節水型社(小)區標準。
(五)非常規水源利用
鼓勵并積極發展污水處理回用、雨水集蓄等非常規水源利用,增加水資源有效供給,以示范工程帶動非傳統水資源的推廣利用。在公建設施中加快推進雨水回收利用項目,將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就近范圍內的城市綠化、回灌補源等,有效緩解城市供水不足矛盾。
(六)水資源監控體系建設
結合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加強河流水功能區、飲用水源地、地下水和入河(庫)排污口的水量、水質監測能力建設,推進各類取水、排水、入河(庫)排污口計量監控設施建設,逐步建立水資源監控管理平臺,拓寬水資源監測范圍,提高水資源監控、預警和管理能力。
三、實施步驟
根據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要求,結合我縣實際,計劃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2年3月10日前)
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及責任分工。各鄉鎮(街道)、成員單位對照工作要求,制定本地區、本單位創建工作方案,成立機構,明確責任,增強工作緊迫感。
(二)調查宣傳階段(2022年3月31日前)
全面搜集有關資料,制定目標措施,分解細化考核指標,縣政府與各鄉鎮(街道)、成員單位簽訂責任目標書,全面啟動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知曉度,激發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全縣上下一致、部門密切配合、人人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9月30日前)
各鄉鎮(街道)、有關單位對照目標要求,認真落實各項基礎工作,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工作計劃,將各項指標任務分解到具體責任人,明確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按要求完成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和示范區創建任務。
(四)鞏固提升階段(2022年12月31日前)
建立節水型社會制度體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工程、經濟、科技等措施,建立健全長效的節水機制,落實水資源保護、水污染治理、污水循環利用等常態化措施,推進節水技術改造、拓展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提升全民節水意識,持續鞏固創建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領導。成立由縣長為組長,分管水利、財政、開發區的縣領導為副組長,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和縣政府辦、發展改革委、水利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教育體育局、科技工信局、稅務局、審計局、融媒體中心、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機關事務中心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水利局,縣水利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
(二)強化目標責任。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部門多、時間緊、任務重,各鄉鎮(街道)、各成員單位要樹立“一盤棋”思想,按照全縣統一部署,在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各行業規劃中提高耗水量大、污染嚴重等建設項目的準入標準;強化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水污染源治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飲用水源保護等措施,實現工業污染達標排放,增強污水集中處理能力,杜絕污染源產生;運用經濟杠桿節水,建立科學合理的水價體系;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嚴格管制開采量;開展節水型種植園區、企業、社區、學校、機關單位示范點建設。
(三)深化輿論宣傳。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對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關注度,引導群眾自覺樹立節水理念,積極參與各項節水活動,為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四)加大資金投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優化現有水利支出結構,加大對節水設施建設、改造等專項經費的籌措,列支專項經費,用于宣傳、調查、咨詢、測試、考察培訓、資料整理等工作;同時建立健全政府導向投入、企業主體投入、社會廣泛投入的多元投入機制,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積極性,整合項目和資金,保證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各項資金落實到位。
(五)嚴格考核驗收。建立工作實際考評機制,把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納入各鄉鎮(街道)、成員單位年度考核,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將適時組織對各鄉鎮(街道)、成員單位進行考評驗收,對未按要求完成目標任務造成全縣考核減分的,縣政府將根據情況予以追究問責。
附件1:伊川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
附件2:伊川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任務分解表
2022年3月10日
附件1
伊川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
一、縣水利局
1、負責制定全縣水資源配置方案,實施水資源統一調度。
2、負責節水型社會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組織推廣灌區節水灌溉技術和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
3、抓好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示范區載體創建工作。
4、落實各項水資源管理制度,做好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用水定額管理及取水許可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關停城區自備水源井,并嚴格控制批建新井。
5、完善計劃用水考核體系,加大計劃用水考核力度和超計劃加價水資源稅征收力度,完善各類用水定額。
6、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以改造提升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目標,實施安全飲水改造提升工程、城鄉一體化工程、水質凈化改造工程、生態安全飲水工程,力爭達到城鄉居民飲水同源、同質。
7、實施水環境治理,以防洪工程建設為依托,大力實施縣域生態水環境和水景觀建設,在全縣河道、渠道兩邊實施綠化工程,進一步涵養水源。
二、縣農業農村局
1、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和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參與制定實施全縣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和經濟結構調整規劃。
2、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逐步完善農業灌溉水計量設施。
3、加快農業節水改造,調整農業用水結構,合理配置水資源,大力發展節水高效農業,推廣噴灌、滴灌和管灌等高效節水技術,實現水資源合理管理與利用。建設農業節水示范區,在設施農業及特色種植區推進微噴灌和滴灌節水技術。
三、縣發展改革委
1、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和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制定實施全縣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和經濟結構調整規劃 。
2、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式水價機制、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3、負責整合項目資金。
4、全面實施節水設施與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即節水設施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嚴格控制耗水多且污染大的項目投入。
四、縣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
1、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和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施方案,制定實施工業節水規劃。
2、建立高耗水行業用水限額制度,組織實施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每年建設節水型示范企業不少于3家,確保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年下降8%以上。
3、定期發布高耗水落后產能淘汰目錄及節能減排指標;組織實施工業節水改造,推進企業節水技術進步,引進推廣工業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關閉和淘汰高耗水,重污染的落后工藝、設備、產品和產能;抓好企業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工業廢水處理、回收和利用,落實節能減排目標。
4、加大工業企業用水定額控制,確保8%以上的用水大戶(年用水量2萬立方米以上的工業企業)用水定額達到國家和省級用水定額標準。
5、配合縣水利局建立工業節水評價指標體系。
6、配合縣水利局完成對節水型企業的命名工作。
五、縣財政局
1、負責落實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資金,并加強監管。
2、負責建立縣節約用水激勵機制,籌集年度節水獎勵資金。
3、參與水價的調研與制定。
六、縣住房城鄉建設局
1、負責城區節水型小區的管理,完成城區建筑節水設施強制性推廣和建筑節水技術,節水設施改造,城鎮住宅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
2、負責組織節水型小區創建工作。
3、負責污水處理廠凈化設施和中水利用設施建設及運營,擴大現有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污水處理規模,加大中水的利用率,污水處理率逐年提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20%。
4、負責城區供水管網節水改造,城區下水管網的維修及管理工作,防止城區內澇發生。同時,測試供水管網漏損,建立完備的供水管網技術檔案,推廣新的防漏技術措施,嚴格漏損控制,漏損控制在10%以下。
5、保障城區飲用水源地安全。
七、縣城市管理局
實施生態綠化供水項目工程,充分利用溝、渠、坑塘地表水和中水及淺層地下水替代生態綠化用水;大力推廣生態綠化的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八、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負責組織節水型機關創建工作。
九、縣生態環境局
1、按照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要求,編制全縣水環境保護規劃,制定全縣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2、負責水污染物達標排放,落實主要水污染物減排指標,改善河道及其他納污水體環境。
3、完善排污口水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加強對重點排污企業水污染物排放監管。
4、做好水源地監管工作,加強水源地的水質監測,定期發布水源地水質報告。
5、加快實施農村環保項目,確保農村污水處理率達到省市達標要求。
6、加強水功能區水位監測,確保年度水功能水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
十、縣自然資源局
1、負責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節水技術推廣與應用,農渠防滲砌護率達到100%。
2、已劃定的水源地不再批建任何建設項目,已經存在的地上,建設附著物(不含水工程)逐步置換搬遷。
十一 、縣教體局
1、組織全縣中小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廣泛開展節約用水宣傳活動。
2、組織實施節水型學校創建活動。
十二、縣融媒體中心
1、開展節水宣傳報道并參與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專題片制作工作。
2、定期發布節水公益廣告。
十三、縣市場監管局
1、負責全縣節水器具的質量監督工作,對節水產品質量進行檢驗、鑒定,依法打擊生產和經銷假冒偽劣節水器具違法行為。
2、管理全縣水產品的質量認證工作。
3、統一管理全縣節水器具標準化工作。貫徹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規范和監督節水器具的計量行為。
十四、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
1、負責高耗水企業的市場主體準入關。
2、配合縣水利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組織引進推廣工業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淘汰落后高耗水工業項目;組織實施工業節水改造,推進企業節水技術進步;抓好企業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工業廢水處理與回用,落實節能減排目標。
十五、縣稅務局
按標準足額征收水資源稅。
附件2
伊川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任務分解表
分類 | 項目名稱 | 項目內容 | 責任單位 | 配合單位 |
(—) 管理體制改革 | 成立組織機構 | 成立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 政府辦 | 水利局、各相關單位 |
(二) 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 制定節水管理相關配套制度 | 制定伊川縣節約用水管理辦法及與之相配套的計劃用水管理、超計劃累進加價收費、水平衡測試管理、生活與公共用水及工業用水定額、節水器具管理等規章制度。 | 水利局 | 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各相關單位 |
(三) 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 | 嚴格用水總量控制 | 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城鎮生活行業用水定額標準體系,把用水定額作為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審批、用水計劃下達、節水型企業考核的重要依據。 | 水利局 | 科技工信局 |
強化計劃用水管理 | 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占應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的 例為100%。 | 水利局 | 各取用水單位 | |
落實節水“三同 時”管理制度 | 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 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使用 | 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水利局 | 各類建設項目行業主管單位、各取用水單位 | |
城鎮用水水價制度 | 加強城鎮用水管理,實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 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水利局、伊川縣萬泉自來水公司 | |
推進綜合水價改革 | 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 制,推進農業水權制度建設,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 和節水獎勵機制;實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 | 水利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 | 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
(四) 主要項目 | 農業節水方面 | 加快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實施規?;咝Ч澦喔?,強化農業取水許可管理和計量監測,開展節水型灌區建設;完善農業用水計量設施,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80%。 | 水利局、農業農村局 | 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相關鄉鎮 |
工業節水方面 | 全面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50%;探索用水超定額產能的淘汰制度,倒逼企業提高節水能力;落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求,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取水;完善工業用水計量設施,工業用水計量率達到100%。 | 水利局、科技工信局 | 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相關鄉鎮 | |
公共機構節水方面 | 加強機關、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日常節水管理,完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加快推廣節水技術改造,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50%o | 水利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 衛健委、教體局、各相關單位 | |
城鎮生活節水方面 | 嚴格執行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制度,抓好本區域節水工作。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20%。 |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局 | 水利局、相關鄉鎮 | |
加快實施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2021年完成縣區域內嚴重漏損管網的改造任務,管網漏損率≤10%(可根據《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 CJJ92-2002對地區評價值進行修訂)。 |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縣萬泉自來水有限公司 | ||
污水再生利用 | 在工業企業、市政綠化行業實施中水利用,使城鎮污水再利用率>20%。 |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縣中原環保水務有限公司 |
(四)主要項目 | 能力建設工程 | 舉辦2-3期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培訓會議。 | 水利局 | 各相關單位 |
節水器具推廣 | 鼓勵應用節水器具和應用節水措施,淘汰非節水器具;對全縣范圍內的學校、醫院、商場、公園、廣場、公廁等場所用水器具進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對節水不達標器具進行更換,使節水器具的普及率在公共場所和居民居住區達到100%。 | 水利局、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 縣級各部門及相關單位、各取用水單位 | |
(五)保障措施 | 資金保障 | 做好節水型社會創建資金籌措。 | 財政局 | 財政局 |
科技措施 | 實施科技引路,推進節水技術研究。 | 科技工信局 | 水利局 | |
節水產品市場準入 | 加強節水產品監督管理,規范節水產品市場秩序,負責節水產品認證。 | 市場監督管理局 | 水利局 | |
(六)輿論宣傳 | 節水宣傳教育 | 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 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開展節水宣傳,普及公眾水情知識和節水知識;深入宣傳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及典型案例,強化節水護水的輿論導向。 | 水利局、融媒體中心、教體局 | 各相關單位 |
伊川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10日印